“商以求同汇众智,协以成事谋新篇”,这是马小燕始终坚守的履职信条。作为民盟盟员和政协委员,她始终秉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,围绕“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”专项行动,积极投身参政议政、建言献策与实践服务工作。坐在岳池县政协办公室里,马小燕翻看着厚厚的工作笔记,语气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忱。从经济一线到政协岗位,17年盟龄的她始终在用脚步丈量责任,用实干诠释担当。
招商攻坚显担当 实干引来“金凤凰”
“2024年那个‘创客中国’大赛,光是筹备方案就改了12稿”,马小燕笑着回忆。作为县经济合作中心主任,她深知一场专业赛事对医药健康产业的带动作用。那段时间,她带着团队白天访企摸需求、晚上挑灯改方案,硬是把这场国家级赛事办成了岳池医药产业的“黄金推介会”。
全年100个新引进项目、105亿元省外实际投资,这些数字背后是她和团队的“5+2”“白加黑”。“记得有个10亿元的原料药项目,我们前后对接了18次,光是去公司拜访考察就跑了7趟”。马小燕翻出手机里的照片,有深夜疾驰在高速路上闪烁的车灯,也有和企业家在车间里的讨论,“招商就像谈恋爱,得拿出真心实意,人家才愿意把‘家’安在岳池”。
新春座谈会上,她会细心记下每位老乡的建议;产业推介会上,她能精准报出项目的每个参数、园区的每个配套;拜访企业时,她总带着笔记本逐条核对需求、逐个记录难题。这种“较真”劲儿,让她接连斩获“优秀市政协委员”“岳池县服务业发展成绩突出个人”等荣誉。“荣誉不是终点,是催着我往前跑的哨声”。
深耕农情察实情 调研赋能产业兴
今年初当选县政协副主席后,马小燕分管农业农村委等委室,脚步从招商会场迈向了田间地头。“岳池是农业大县,搞不好灌溉,农民的好日子就少了底气”。为了推进“全域灌溉”,她带着调研组前往眉山青神、遂宁射洪、南充营山等地的灌区学习优秀经验。
在青神县的智慧灌溉示范区,她蹲在田埂上看传感器如何测土壤的温度、湿度、pH值和养分含量;在射洪的水库管理站,她追着技术员问管护机制;回到岳池,她又钻进回龙灌区的老渠道,摸清楚哪里破损、哪里淤塞。“光看先进经验不够,得把外地的‘真经’和岳池的‘土办法’结合起来”。她的调研笔记里,既有别处的成功案例,也有本地的问题清单。
忙完调研,她又拾起了“老本行”。6月的自贡航空产业园里,她边看无人机生产线边记笔记:“你们的全产业链模式太值得学了!”对着园区负责人,她算起了岳池的账,“我们即将建设广安机场,能不能复制这种 ‘制造+服务’的路子?”笔记本上,“低空经济”“零部件配套”等字眼被圈了又圈。
履职为民守初心 建言献策结硕果
“政协委员不是荣誉头衔,是为民办事的平台”,马小燕常说。不管在哪个岗位,她的履职轨迹始终围着“发展”和“民生”转。她积极参加政协全体会议和各类协商会议,先后两次在市政协全体会议上围绕优化营商环境、深挖文化底蕴等发言,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;聚焦岳池县融入重庆都市圈交通互联互通建设、实施“全域灌溉”等,开展多项专题调研和视察考察活动并提出有效建议。坚持每年至少撰写1篇高质量提案,提出的《关于加强岳池医药健康产业人才引育的建议》等10余件提案均被立案办理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。
如今,她的日程表依旧排得满满当当:上午可能在灌区调研,下午或许就在浙江的企业里谈合作,晚上还得整理调研材料。“累吗?肯定累。但看到引进的项目投产了,田里的水通了,就觉得值”。马小燕合上笔记本,窗外的阳光洒在“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·广安行动”的标语上,也照亮了她眼里的光。
“接下来还要去重庆考察低空经济产业,去浙江对接输变电制造项目”。她笑着说,“只要能为岳池发展多支一招、多尽一份力,这脚底板磨出茧子也高兴”。